第一季確實牢牢抓住了我的註意力。劇情主線清晰明確——夢境之神為奪回神器、重聚力量而展開的冒險,目標明確且自成體系,故事完整度令人滿意。世界觀構建令人嘆為觀止,既宏大復雜又精妙細膩,處處滲透著深刻的主題思想,各元素編織得天衣無縫。盡管世界觀設定包羅萬象,核心劇情卻始終聚焦明確,每個新引入的角色都與主線巧妙呼應。看完後我迫不及待想看第二季如何拓展這個精彩的世界。
可惜第二季完全沒能做到,大部分時間裏,劇情如無頭蒼蠅般漫無目的地遊蕩,劇情發展偏離主線,各種情節轉折缺乏合理鋪墊,角色臺詞空洞無物,某些角色的言行舉止更是違背人物性格邏輯。沒有連貫的主線劇情,只有一堆支離破碎的中篇故事和冗長的哲學場景,拖沓推進卻毫無實質進展。奧菲斯篇章漫長到令人窒息,丹尼爾的故事線像是硬塞進來的補丁,就連夢境之神與父母的會面也淪為為象征而象征的空洞橋段。更糟的是,為何要每集都生硬地塞入新角色來填補劇情漏洞?這些新增人物對整體敘事幾乎毫無貢獻。新引入的元素不僅膚淺瑣碎,而且出現得快消失得更快。所有角色的生命力仿佛被抽幹,淪為沒有靈魂的空殼。
原版漫畫以低調激進的方式——為酷兒、跨性別與非二元性別角色留出空間,卻從不明確宣告。而劇集則經常反其道而行:它以一種更像表演而非自然的方式突顯這些身份。代表性變成了美學展示,而非生活體驗,傳遞的訊息也開始顯得說教。過度堆砌LGBTQ+元素和多元化設定。第一季對少數群體的呈現自然無痕,從不喧賓奪主;而第二季刻意安排的(大量)同性戀關系和跨性別角色卻顯得生硬突兀——雖然刻意突出這些元素,它們卻與故事主線格格不入,這種不自然的強行植入在第一季中從未出現。
第二季節奏稍好,但卻帶回了幾個在第一季就已經顯得累贅的情節與角色,例如Rose Walker和Lyta Hall的支線。Lyta Hall尤其佔用過多篇幅。即使後續變得重要,但劇情仍給人一種本該翱翔卻在漫無目的閒晃的感覺。這在第二季對Loki和Puck等角色的過度沉溺中尤為明顯。他們的存在感過於卡通化、過度放縱,甚至讓人分心地覺得愚蠢。
連環殺手大會的情節也是如此——這本是個絕佳概念,漫畫以詭異的超現實風格成功呈現,但在劇集中卻顯得滑稽、調性突兀,甚至削弱了本該存在的恐怖感。
其中部分問題本可透過更好的節奏掌控解決。劇集經常混淆「慢工出細活」與「拖泥帶水」。重要的篇章被壓縮,而無關的支線卻被允許肆意擴張。這種失衡讓整部劇感覺頭重腳輕。它需要更多季數、更多喘息空間,以及更強烈的剪輯決策。
不過,在視覺表現上,劇集令人嘆為觀止。 夢境看起來極美,CGI 整體表現穩定,超現實的基調始終如一。它黑暗但不絕望,怪異但不混亂。設計選擇經過深思熟慮,整體美學具有一致性。
《睡魔》是一部充滿野心的作品,幾乎達到了自己的標準。 它擁有偉大作品的各個要素:強大的主角、豐富的神話、大膽的主題,以及真正的視覺想像力。但它的結構缺陷、過度放縱的節奏,以及不穩定的焦點,讓它無法達到本該觸及的高度。
《睡魔》從來就不是一部容易改編的作品。原版漫畫結構鬆散、哲學性強,而且以一種在紙本上成立的方式呈現混亂感——因為它本就該像夢境一樣。劇集以真誠與技藝擁抱了這種混亂,但仍舊在熟悉的問題上跌倒:節奏、連貫性,以及未能聚焦於最精彩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