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网上有过讨论,说为什么现在似乎没有平民视角的剧了?当时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没啥可看的,看肯定要看那些跟自己的生活很不一样的故事。
然而,当我打开《她的生存之道》,忽然有了一种很清新的观剧感受,原来真的可以有一部剧,女主跟我们普通人如此类似,但剧情又可以如此跌宕起伏,颇有吸引力。
如果生活不给路,那就闯出一条路
女主角,名为刘盐,她妈妈唤她咸姐。看到这里其实就已经蛮有趣了。刘盐的母亲江芳是一名大厨,给孩子也起了一个如此独特的名字。

盐跟其他的味道都不一样,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多了就觉得难以下咽,少了便觉得寡淡。盐其实是一种与生活最相似的味道。
开头的影像便弥漫着浓浓的北京城烟火气。刘盐随母亲穿梭在小巷之间,其母江芳一边问刘盐有关做菜的趣味问答,一边刮着彩票。光这几个镜头,其实就奠定了全剧的基调,这部剧要说的是一对关系比较复杂的母女。
江芳爱刘盐吗?我想是爱的。但刘盐并不确定母亲对自己的感情,因为她知道,如果一个母亲足够爱孩子,是不会把孩子扔在拳击训练的体校,数十年不闻不问的。
当然,江芳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一个女人单身带娃实在是太艰难了。她在开头的种种表现甚至让人觉得她是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妈妈”。她没有那种苦大仇深,反而有一种对生活的开朗态度,也许正是这种不管不怕的精神,遗传到了刘盐的身上。
纵然经常在拳击台上被人击倒,但并不放弃生活的志气。开头的两集里,其实我们很容易从刘盐的身上看出一种憋屈感。缺少父母家人的庇护,也没什么钱,她在体校是被忽视和欺负的。

刘盐多年来一直想去世锦赛,结果听从了教练的建议假装打不过对手,最后才发现是圈套。原来她一直的隐忍付出,包括假装输拳,包括打扫卫生,包括给全队做饭,在别人眼里都是不值得被感激的。
然而这些并不能击垮刘盐的生活意志,她还是在顽强的生存着。
没有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事,实在不行就吃两顿
很喜欢剧里的一句话——“走投无路先吃一顿”。
从医学的角度说,胃其实是一种情绪器官。当你心情不好,压抑难受的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胃。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胃口就会变得很差,或者,暴饮暴食。
如何跟味蕾相处,如何与食物相处,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因为好多事,其实吃着饭,吃着吃着有可能就想通了。想不通也没事。总不能饿着肚子干活吧。
可能是因为整部剧的拍摄基调非常的前卫先锋,你会觉得这部剧像一本很独特的艺术小书,好像之前只在一些电影里看过如此别致的风格。

说回剧情。如果你以为刘盐面对的仅仅是体校的刁难,那就错了。在刘盐面前还有一万道的坎。
譬如,她以为自己要拿到母亲的遗产了,结果实际上是跟她没有血缘的弟弟来骗她还她母亲欠的债务;譬如她不管不顾,大大咧咧的把富商家人的坟给挖了;譬如她单刀赴会去会见其母亲的债主……
总之,刘盐真是一路闯祸,一路在拼,每次都为她捏把汗。
虽然明知她有主角光环,最终都会化险为夷,但看见她杂草一样的生活状态,还是很心疼的。
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精致的造型,甚至大多数时候,刘盐看起来都毛毛糙糙,潦潦草草的,可就是这种平易近人的角色让人更有代入感,为刘盐的每次“胜利”与“过关”而开心。
如此丰盈的角色类型,罕见的人设风格
你要说霸道总裁,其实这部剧也有,但这部剧里更多的是一些有些古怪的角色。

譬如牛超饰演的汪洋,骑着一个小电动车,做房产中介。那一段镜头我特别喜欢,就觉得好少看到如此接地气的角色,他身上那种简单直接的邻家男孩感让我印象深刻。
再说说王传君饰演的法律顾问陆天驰,一个有点儿亦正亦邪的角色。他是混不吝的,是精明的,是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但他内心其实也有柔软的角落。这种复杂的男性角色我真的很久没看到了。
特别期待陆天驰后续跟刘盐的互动,这种从冤家到释怀到理解的关系,特别容易让人代入。

都说要看剧,看的是人物的成长动线,在这部剧里,刘盐身边的这些人物几乎个个都有点“不太体面”。你看不到一个具体的好人,或者一个具体的坏人,所有人都是立体而丰富,有多面性的。
陆天驰在看起来不羁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想保护刘盐的心。
另外,李瓒这个人物也很有趣,初登场是一个假模假样的骗子,后来随着刘盐的深入了解,发现李瓒竟然是一个隐藏的学霸。刘盐和这个没血缘关系的弟弟之间的故事也颇有看点。
还有一个角色是唐霜霜,初登场看起来像个富家千金,其实上也是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人物。她和刘盐之间的互助与女性情谊也相当感人。
总的而言,整部剧立意深刻,拍摄手法很有电影感,属于是自成一派的影视剧风格,没有任何的套路化感觉,非常的生活流。看的过程里,你会不断的关注女主角刘盐的成长,会想象她如何一步步的拯救自己。
美食,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东西,从选材角度来说,一个左手拳击、右手掌勺的女主角,本身已经非常吸引人了!说起来,整个故事非常有热血美食番的气质,期待接下来的剧集里,刘盐可以用美食征服所有人,完成自己的生存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