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师傅胡建林是标准( zhǔn)件厂多年的劳模,却在总( zǒng)公司大规模裁员之际被( bèi)一纸调令调入总部,成为( wèi)人事部门的一名专员。不( bù)懂人事业务的他闹了不( bù)少笑话,却也阴错阳差地( dì)踩中了裁员的节拍,又因( yīn)为被误以为是董事长的( de)人而平步青云,连升三级( jí)。正当胡建林志得意满时( shí),却不知不觉被卷入公司( sī)权力斗争的漩涡。矛盾在( zài)公司年会上集中爆发,胡( hú)建林等人用一首Rap向董事( shì)长道出真相,保住了标准( zhǔn)件厂,也稳住了公司发展( zhǎn)的航向。
在电影院看片时( shí),影厅内一片欢乐,个别笑( xiào)点低的观众可能全程嘴( zuǐ)就没合上过。我没咋笑出( chū)来,大部分时间如坐针毡( zhān)。
不喜欢本片的原因有以( yǐ)下几点:
第一,看齐意识过( guò)于明显。影片的中心思想( xiǎng)就是贬低互联网大厂,追( zhuī)捧传统工业,精准把握住( zhù)了时代风向。既然楚王好( hǎo)细腰,电影创作者跟着勒( lēi)一勒腰带也无可厚非,但( dàn)是勒得太紧容易有内伤( shāng)。
第二,反贪官不反皇帝,这( zhè)是中国文艺作品自古以( yǐ)来的传统。本片中出问题( tí)的是副总,作为一把手的( de)董事长则英明决断又顾( gù)念旧情,最终拨乱反正,也( yě)是一脉相承。当然,对于一( yī)部喜剧电影不必苛求,只( zhǐ)是片中问题的解决方式( shì)还是依靠向青天大老爷( yé)拦轿喊冤,观念未免过于( yú)陈腐。
第三,混淆是非,将问( wèn)题泛道德化。影片把公司( sī)发展思路上的分歧与权( quán)力斗争和职务腐败搅和( hé)在一起,不问是非,只问动( dòng)机。拥抱互联网、抛弃旧产( chǎn)业,这样的观点由一个搞( gǎo)窝里斗、收受下属贿赂的( de)家伙说出来,自然不值一( yī)驳。最后,徐总也是在群众( zhòng)共审大会上被公开处刑( xíng)的。
第四,戏剧冲突虚假,喜( xǐ)剧技巧陈旧。片中最大的( de)冲突来自于传统工人胡( hú)建林与现代化大公司的( de)反差,想借胡建林这个外( wài)来者的眼睛戳破职场文( wén)化的皇帝新衣,但是影片( piàn)对于这个反差的产生原( yuán)因没能自圆其说——一家国( guó)际范儿的集团公司是不( bù)太可能有上个世纪90年代( dài)风格的下属工厂的。
片中( zhōng)其他的喜剧点也都比较( jiào)老套,可能是我的笑点比( bǐ)较高,反正我大部分时间( jiān)笑不出来。我觉得比较好( hǎo)的一处错位设计是胡建( jiàn)林初入公司时,因为无所( suǒ)事事而开始数人头,意图( tú)认出全公司的人,却恰逢( féng)裁员之际,一时间闹得风( fēng)声鹤唳,人人自危。这个误( wù)解顺势而为,设计巧妙,于( yú)是制造出了一些不错的( de)笑果。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 yō)「littlebasin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