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空想Eva...一个幻想虚构( gòu)的Eva,对虚幻和真实同等相( xiāng)信的能力,只有人类才能( néng)认知它...幻想和真实混在( zài)一起,一切都变成了均质( zhì)化信息,不仅重写了人类( lèi)认知,还改变了整个世界( jiè)的额外冲击开始了...” 虚构( gòu)不是真实的反面。考虑命( mìng)题“如果昨天下雨了(其实( shí)没下),那么地面会湿”,这是( shì)一个虚构命题,同时也是( shì)一个真命题。在经典二值( zhí)逻辑中,所有前件为假的( de)命题(反事实条件句)都是( shì)真的,“如果昨天下雨了,那( nà)么世界已经毁灭了。”也是( shì)一个真命题。这是反常识( shí)的,因为我们的常识建立( lì)在归纳推理上,而归纳推( tuī)理在逻辑上并没有坚实( shí)的基础。我们无法在逻辑( jí)上排除世界毁灭,以及其( qí)他所有情况的可能性,不( bù)如说发生了的世界才是( shì)一个奇迹。但这不必导向( xiàng)怀疑主义,Eva也不是一个怀( huái)疑主义的作品,逻辑学的( de)真不等于常识的真,它是( shì)一种设定,而这一设定在( zài)某种意义上暗示了虚构( gòu)与真实之间的张力。对于( yú)没有归纳能力,也没有虚( xū)构能力的生物来说,“真实( shí)”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 shì)发生着的事情。正是有了( le)虚构能力,人才能将发生( shēng)着的事情判断为真实,才( cái)能严肃地思考虚构的东( dōng)西是否真实。在常识的视( shì)角下,Eva很“假”,根本不合理,但( dàn)在逻辑的视角下,Eva毫无疑( yí)问是真的,因为整部作品( pǐn)可以被视为一个反事实( shí)条件句。 碇源堂对空想Eva的( de)引出开启了整部剧场版( bǎn)的高潮。荒诞的3D模型,片场( chǎng)的滚动投影,海边的线稿( gǎo),都在传递一个信息:进入( rù)虚构,体验虚构吧。(注意,绝( jué)大多数虚构作品,试图传( chuán)递的仍是“真实感”。)对人的( de)虚构能力的唤醒,即是对( duì)自我意识的唤醒。极致的( de)自我意识,也就是Eva“宅臭味( wèi)”的根源。世界如何,从来不( bù)是主角们关心的事情,自( zì)我和世界似乎是脱节的( de),这是宅作,或者说“世界系( xì)”作品的共通点。 维特根斯( sī)坦在TLP 5.633节提出一个比喻:“要( yào)在世界何处去发觉一个( gè)形而上学的主体呢?你说( shuō),这完全有类乎眼之与视( shì)野的情形。但是你实际上( shàng)看不见眼。而且从视野中( zhōng)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推( tuī)出它是由一只眼看到的( de)。”主体与世界,就如同眼和( hé)视野,世界通过主体才显( xiǎn)示出来,因此主体必然在( zài)世界之外。整个TLP 5.6节多次谈( tán)论“我”,主体,世界等概念: “......世( shì)界是我的世界,这一点就( jiù)显示在语言(惟一能为我( wǒ)所理解的语言)的界限意( yì)谓我的世界的界限。”(5.62) “我是( shì)我的世界(小的宇宙)”(5.63) “主体( tǐ)不属于世界,但是它是世( shì)界的一个界限。”(5.632) 语言的界( jiè)限意味世界的界限,托尔( ěr)金为了创造一种语言,需( xū)要构造一整个中土世界( jiè)。同样的,主体是世界的界( jiè)限,想要表现极致的自我( wǒ)意识,庵野也就需要表现( xiàn)一整个世界。然而极致的( de)自我意识又独立于世界( jiè),于是世界的毁灭与否仿( fǎng)佛又和“我”无关。 如果新剧( jù)场版到破就完结,那么这( zhè)只是个普通的“世界系”故( gù)事。再看5.63与5.632,这里似乎存在( zài)一个矛盾:我是我的世界( jiè),但主体又是世界的一个( gè)界限,在世界之外。一个独( dú)立于世界的东西是如何( hé)就是世界的?可能的理解( jiě)是,“我”不直接等同于“主体( tǐ)”,主体是一个第三人称的( de)对象,而“我”是第一人称的( de)概念。在最后一部剧场版( bǎn)中,实现了一个从第三人( rén)称到第一人称,从审视到( dào)行动的转换。真嗣“成长了( le)”,因为他想通了明日香揍( zòu)他的原因:犹豫不决,不敢( gǎn)行动。他逐渐摆脱了不停( tíng)审视自身,将“我”对象化的( de)自我意识,不再作为一个( gè)独立于世界的主体,而是( shì)作为“我”去生活了,Eva存在的( de)世界也随之消失了。庵野( yě)巧妙地通过虚构感的呈( chéng)现,完成了幻想世界与真( zhēn)实世界的交接。 新旧版本( běn)的结局,其实是一脉相承( chéng)的,脱宅的故事。还是借用( yòng)TLP的比喻,Eva就好像一把梯子( zi),爬上高处后就应当被扔( rēng)掉。进入了虚构,才能更好( hǎo)地体验真实;认清自我后( hòu),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世界( ji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