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映社极客:《真实的谎言》30周年:90年代烧掉1亿美元,画面吊打当今特效(独家专访)

《真实的谎言》,在全球特效发展史上

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 | 臧剑

* 特别感谢谢亚伦、王伟男对本文的贡献

部分珍贵照片提供 | 约翰 · 布鲁诺

排版编辑 |Joy

作为詹姆斯 · 卡梅隆罕见的喜剧力作,这部投资近亿美元的动作巨制不仅是他与阿诺德 · 施瓦辛格的又一次经典合作,更成为传统特效与数字技术融合的里程碑之作。

在数字特效方兴未艾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年代,《真实的谎言》凭借精湛的传统特效技艺,为全球观众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体验。

△《真实的谎言》 ( True Lies, 1994)海报

30 年前的今天,1994 年,《真实的谎言》作为第三部引进分账影片,紧随《亡命天涯》、《红番区》之后登陆内地院线。

凭借出色的口碑与精良的制作,影片最终收获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一举夺得当年票房桂冠;它打开中国观众对大银幕的想象,让我们看到了“大制作视效巨制”可能的样子。

值此影片在华上映 30 周年之际,笔者有幸拜访到了电影视觉效果总监约翰 · 布鲁诺(John Bruno)。

△约翰 · 布鲁诺(John Bruno)

作为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特效导演之一,布鲁诺曾凭借《深渊》(The Abyss)摘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并在职业生涯中六度问鼎该奖项提名。

他参与制作的经典佳作包括《终结者 2》、《泰坦尼克号》、《尖峰时刻 3》、《阿凡达》等广为人知的巨制。

《真实的谎言》是他与挚友卡梅隆的又一次完美配合,共同见证了电影特效技术发展的关键转折。

△布鲁诺(左一)和卡梅隆导演(中)

感谢布鲁诺先生提供了不少当年的珍贵照片,让我们在 30 年后共同追忆那段大银幕视效的黄金时代。

△布鲁诺与卡梅隆导演在片场

△《真实的谎言》剧组合影

01 从幕后到镜头前:意外的客串

在影片最惊险的“高空战机撞击大楼”场景中,观众会看到一个搞笑的画面:

当哈里尔战机即将撞入大楼时,楼内一位戴着耳机、悠然自得的清洁工正在专注地擦地,对身后窗外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

这个富有喜感的角色其实是由约翰 · 布鲁诺本人饰演的。

这源于我早期为电影设计分镜时的一个创意。

布鲁诺笑着回忆道:

一天,Jim(卡梅隆导演)突然对我说:嘿,去化妆组那里,让他们把你打扮成清洁工。

你可以演这个场景,毕竟这是你设计的。

化妆团队将他的头发和胡须染黑,他往口袋里塞了几支雪茄,戴上耳机听音乐。

卡梅隆导演说他都不知道我当时在跳什么舞,但这个即兴表演在试映时引发大笑,所以最终保留在了电影里。

02 数字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真实的谎言》是布鲁诺首次涉足数字视觉效果的作品。

为此,卡梅隆专门成立了特效公司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以全力负责卡梅隆自己电影的视觉效果工作。

当数字王国刚成立时,他们有考虑是否可以完全用数字技术制作战机。

但考虑到当时技术的局限性,我们最终决定主要依靠实体特效和微缩模型,仅在必要时使用数字技术来强化效果。

整部电影仅有 170 个数字特效镜头,相比当下动辄上千个特效镜头的大片,该片的数字效果比例已经是相当低了。

布鲁诺强调,数字特效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方法,而是要实现实拍无法完成的细节。

03 未能面世的宏大开场

对于看过《真实的谎言》的观众来说,施瓦辛格身着晚礼服在雪地中的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开场原本有着更为宏大的构想。布鲁诺透露道:

原本的剧本里包含了直升机追逐和坠毁等更加壮观的场景。

我们在数字领域的停车场甚至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四分之一比例的微缩场景,包括微缩树木和轨道系统。当时只缺最后的拍摄了。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际,卡梅隆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

我必须把这场戏删掉,因为它不能比结尾的哈里尔战机戏更壮观。

尽管制片人斯蒂芬妮 · 奥斯汀和摄影指导拉塞尔 · 卡彭特都建议至少完成拍摄再做决定,但卡梅隆坚持自己的艺术判断。

这个决定虽然令人遗憾,却体现了卡梅隆对整部影片节奏把控的严谨。

04 大桥爆破:实体特效的巅峰之作

如果说有哪场戏最能体现《真实的谎言》在实体特效上的成就,那无疑是佛罗里达群岛的桥梁爆破戏。

为了这场戏,我们制作了一座五分之一比例的微缩桥梁。

整个模型长达 80 英尺。

车辆是通过道路中央的导槽来控制的,用一台 250cc 的越野摩托车引擎来驱动钢缆,让模型车能以每小时 30-40 英里的速度行驶。

△为桥梁摧毁序列和大规模爆炸分解而建造的巨型微缩模型

在设计爆破效果时,团队没有一味追求好莱坞式的视觉轰炸,而是致力于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我们咨询了参与过实战的海军陆战队员,

他们告诉我们,真实的桥梁爆破主要是灰尘和碎片,而不是那种夸张的火球。

不过确实会有一个短暂的橙色闪光。

基于这些建议,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装有 8 盎司汽油的设备和引爆线来制造瞬间的橙色闪光,同时用灰尘效果来模拟真实的爆破场景。

这就是为什么这场戏看起来如此真实,因为每个细节都是基于现实的参考。

在拍摄过程中,一个意外的“访客”为这场戏增添了戏剧性。

当所有爆破装置都已就位时,一只棕色鹈鹕突然降落在桥面上。由于装置已经无法撤除,整个团队陷入了紧张状态。

这只鹈鹕就这么沿着桥面中央悠闲地走着。当它走到最后一根引爆线前,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我甚至紧张地问环保局的人:我们能驱赶这只鸟吗?这是受保护物种吗?

因为如果它触发了爆破装置,整个场景就毁了。

所幸这只不速之客最终安全离开。这个惊险的插曲后来还启发了卡梅隆,他将鹈鹕元素巧妙地融入了之后的卡车坠桥的情节中。

05 哈里尔战机:创新与挑战并存

布鲁诺提到,《真实的谎言》的制作成本接近 1 亿美元,在当时的电影行业中属于非常高的预算水平。这为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在创意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

影片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无疑是哈里尔战机的场景。

为了呈现阿诺德 · 施瓦辛格驾驶战机营救女儿的戏份,制作团队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方案。

在迈阿密市中心的一栋摩天大楼楼顶,团队安装了一个特制的六轴运动底座,可以精确控制全尺寸战机模型的各种动作。

△摄制组被悬挂在一个临时的“摄像平台”上,该平台连接着迈阿密市中心上空的起重机臂。

这个系统不仅要保证视觉效果的真实性,更要确保施瓦辛格的绝对安全。

制片厂非常紧张,毕竟你要让当时世界上最红的影星坐在一个可能会从楼顶掉下去的液压装置里。

施瓦辛格本人也表现出了谨慎,他对我说:这是你设计的,对吧?你先进去试试。等你说安全了,我再上去。

由于片方对这场戏拍摄自始至终都感到紧张,要求尽快完成这一场景,布鲁诺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我对 Jim(卡梅隆导演)说,反正我们要用起重机把战机从楼顶吊下来,为什么不把这个过程变成拍摄的一部分呢?

这个想法最终促成了一些最惊险的镜头:特技演员真实悬挂在迈阿密街道上空 355 英尺的高度。

如果是现在,大家可能会坚持用数字合成,但这些都是实拍的。

为了模拟战斗机的转弯和悬停,剧组用钢索将飞机模型固定在对面的建筑上,由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机翼的钢索进行操控。

同时,直升机在飞机周围飞行拍摄,卡梅隆亲自坐上直升机以确保最佳拍摄角度。

△在悬停过程中,卡梅隆(操作摄像机)手持拍摄施瓦辛格的替身比利 · 卢卡斯的镜头,展现了他对冒险的热爱

而这一场景中唯一的数字特效是为战斗机的喷气尾流添加效果,同时移除了钢索的痕迹。

06 新旧技术的博弈

作为布鲁诺首次涉足数字视觉效果的作品,《真实的谎言》不仅展现了他的创新尝试,更见证了 90 年代中期好莱坞特效产业的重要转折。

△布鲁诺(左一)与施瓦辛格(左二)在片场

在这个转型期,布鲁诺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有时候大家会提议“这个可以用数字技术来做”,但我往往会说:

且慢,用实拍可能 20 分钟就能搞定。我们没必要用复杂的方案去解决本可以简单处理的问题。

三十年光阴飞逝,布鲁诺依然深深怀念那个以手工模型和实拍为主的黄金年代。

△哈利(施瓦辛格饰)从火焰喷射器前跃起,险些逃脱,然后必须在燃烧的海浪下游到安全地带。

在笔者与他的交谈中,我们都认识到制作方式的演变也悄然改变了行业的工作态度。

在以往,制作微缩模型和实地拍摄需要深入研究、严谨准备和反复排练,一个小失误就可能让特效团队数月的心血付诸东流。

而今,布鲁诺发现许多新晋的数字艺术家对传统电影制作方法兴趣寥寥。

当我邀请他们来片场体验时,他们往往会说:不了,我只对做视频游戏感兴趣。

这种现状迫使布鲁诺不得不专门寻找既精通数字技术,又愿意投身实际电影制作的复合型人才。

07 三十年后的回望

时隔三十年重看这部电影,布鲁诺对片中的特效场景依然感到自豪:

所有桥梁场景,整个爆破过程都是真实的。当时有媒体以为我们真的损坏了桥梁,还刊登了照片。

剪辑师 Mark Goldblatt 用了我们拍摄的每一个镜头,大概有 9 个机位,每一个画面都物尽其用。

在当下 CGI 技术主导的电影工业中,《真实的谎言》展现的平衡之道显得尤为可贵。

重要的不是使用什么技术,而是如何让观众相信他们所看到的。

我们的方法是尽可能用实拍,只在必要时才使用数字技术来强化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场景至今看起来依然令人信服,因为它们都源自现实。

在好莱坞视觉效果转型的关键时期,布鲁诺和他的团队在《真实的谎言》中展现的创新精神,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

* 参考文献:

1. Grane, Thomas C. “ Fear Is Not an Option: A Look Back at TRUE LIES. ” 20th Century Studios, 2024.

2. Orr, Gregory.Movie Magic - Unforgettable Shots: Motion Control in True Lies. Disney Channel, 1994, disc S2: E07.

3. Shay, Don. “ MAYHEM over MIAMI. ” Cinefex, vol. 59, 1 Sept. 1994.

特约作者

臧剑 Will Zang

独立电影人、电影公关专家;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国际动画协会好莱坞分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万圣节好莱坞明星Cosplay大赏 金·卡戴珊版魔形女真的还可以

金·卡戴珊版“魔形女”(中) 影映社讯一年一度万圣节,好莱坞明星再一次“猛鬼出笼”开启Cosplay大赏,名媛金·卡戴珊Cos成X战警中的“魔形女”,顺道还@漫威,似乎希望能在重启版谋到一角。 肯达尔

32.17K
5天前

我愿一个人自如和过往伤痛共处

“每个人只要为自己着想就好,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认真为自己想,大家就都能得到幸福吧。” 3.5,从大城市社畜到小乡镇钓鱼佬的愉快gap时光,从居家隔离期间全副武装像个怕碰到狗仔的演员一样偷偷跑出去过钓鱼瘾,到随着相处产生感情、因为喜欢这里想留下来、想...

85.68K
1周前

《头山 Mountainhead 2025

最新电影《头山 Mountainhead》2025 超高清1080P 官方中字资源 史蒂夫·卡瑞尔 / 詹森·舒瓦兹曼 / 拉米·尤素夫 / 安德鲁·达利 / 科里·迈克尔·史密斯 / 哈德莉·罗宾逊 #头山# 链接:夸克网 盘分享 - pan.quark.cn 链 接:百度网 盘 请输入提取码 - pan.baidu.com 提 取码...

29.80K
1周前

剧版《哈利·波特》将于2026年开播,“权游”外传《七王国的骑士》2025年播出

影映社讯 日前,华纳兄弟探索公司CEO大卫·扎斯拉夫透露,剧版《哈利·波特》将于2026年开播,《权力的游戏》外传剧集《七王国的骑士》将于2025年播出。 大卫·扎斯拉夫透露,不久前华纳高层刚刚与J.

93.61K
5天前

飞雪停樱枝,今年花来迟

昭和时代之末,88年的秋天。时雨之记中的人、物、景,都美出了一个境界。着重于色调氛围带有胶片质感的昭和风,很耐人寻味,京都、镰仓、奈良,古韵盎然,宁静悠远,如此苍苍的斑驳往事,影片之后24年我才得见。 《时雨之记》里流露出来的真心,温柔,勇气,幸福,及犹豫,沉思...

64.51K
1周前

【2025/04/23】『阿根廷,是要哭泣啊』

早年我对阿根廷的印象,是太著名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后来又知道了阿根廷的足球文化,于是在我心目中的阿根廷,就是热烈、灿烂,大口吃着烤肉,喝着啤酒,在酒吧为自己心爱的足球队加油、鼓劲。后来读博尔赫斯,知道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又觉得拥有这座南美洲...

59.47K
1周前

#DVD 影片从这部分开始权力反转,男主成了发号施令的人,对照关系也建立了起来,作为侵略者的他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对于人的思考变得更加有对照性,而他的战友则替换了他原本的角色。片中另一个对照关系则是作为战俘的他对于这一切的怀疑也呼应了第一部中中国战俘对于...

97.62K
1周前

影映社电影:完了,这国产良心,也扑了

大家好,我是香玉。我也加入了暑期档测评计划豪华团队。今天咱们聊《聊斋:兰若寺》。前年暑期,影映社8.3分的《长安三万里》拿下了超18亿票房的惊人成绩。两年后,追光动画的「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终于来了。原班

53.94K
4小时前

娜塔莉波特曼为《雷神4》健身10个月 每天训练近2小时 有时凌晨4点半开工

影映社讯 娜塔莉·波特曼在《雷神4》中扮演女雷神的肌肉令人惊叹,她的健身教练Naomi Pendergast近日在采访中透露了一些细节,波特曼一共训练了10个月,内容包括拳击、哑铃等。   教练表示,

94.13K
5天前

家庭虐待的幸存者们

似乎女孩子们在不正常的家庭里总是那个虐待闭环里最后的受害者, 不知道是我们的文化使然, 还是女性天然的体能和共情使得她们成为合适的猎物. 总之她们受伤, 之后然后将伤害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但是女性又天然的强大, 使得她们能够在黑暗中痛苦里继续前行, 从受害者变成幸存者....

54.27K
1周前